足彩app哪个是正规的

图片

首页>地方政协

牢记嘱托 履职为民丨从烦人心到抚人心,“泗泾夜市”做对了什么?——上海松江区政协委员“巧聚妙焦”助推夜市经济破立并举

2025-05-16来源:人民政协报
A- A+

“调研泗泾夜市,时间安排在下午5点左右。”

“夜市夜市,下午能看出个啥?还是晚上8点左右去吧。”

近日,上海市松江区政协主席刘其龙“加了个晚班”。在泗泾夜市,委员们实地察看摊位设置、经营业态、特色餐饮、秩序维护、配套设施等情况。刘其龙不时与辖区负责同志、摊位经营者交流,了解夜市经济发展情况。

既然是“加班”,总得有份“加班餐”,夜市上林林总总的美食,委员们纷纷各自买单品尝一二。刘其龙也在调研间歇,选了一份茉莉豆浆、一份梅干菜饼。一口下去,豆浆是甜的,饼是咸的,同行的委员打趣道:“甜口混咸口,这味道好不好?”

感受着四周的摩肩擦踵、看着望不到头的烟火气,刘其龙却回答说:“提案是好的!”

茉莉豆浆和梅干菜饼,又和提案有啥关系?

答案由松江区政协委员钱军揭晓:“早上去看,沿街店铺旁非机动车随处停放,甚至妨碍行人通行;晚上也去看,食品餐具、竹签随地乱丢;我还在下雨天专门去看,污水横流,卫生死角随处可见……”

钱军所说的地方,名曰泗泾三湘商业广场。由于毗邻轨道交通9号线泗泾站以及大型居住社区,常年拥有庞大且稳定的人流量与客流量。三湘商业广场商圈内的部分商户以及附近的流动摊贩,尝试在广场部分区域设摊经营,形成了较好的经营成效。

近两年,随着民众消费需求的增长,泗泾夜市作为“上海最大露天夜市”和一定程度上的“野生”夜市,开始在网络上获得越来越多的流量。

“可以想象吗,在上海有一个地方,手握一张百元钞票,就可以尝遍来自全国各地的小吃美食:新疆特色羊肉串、老潼关肉夹馍、河南月亮馍、广西酸嘢……”在网络媒体的自发推介和传播扩散之下,泗泾夜市几乎在一夜之间成为“网红”,引发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暴涨的网络流量一方面带来了更大规模的客流量和更好的经营业绩,另一方面也放大了原本就存在的经营不规范、消防存隐患、环境有污染、噪声易扰民等问题。这些问题同样也引起了网络媒体的关注,相关视频在网上曝光后,商户和摊贩们也颇感压力:“恐怕这夜市命不久矣……”

钱军提交的提案用文字、照片呈现隐患和不足的同时,也诚恳指出:夜市经济既体现了当前新兴经济业态的顽强“生长力”,也体现了城市美好生活的袅袅“烟火气”。

以办理提案为契机,如何更好地打造“泗泾夜市”这个流量IP,促进商圈内治理成效的提升,便成为泗泾镇高度重视的课题。

开展为期1个月的精细化综合整治,意料之外也是情理之中,政府层面“有动作了”。“夜市关了,什么时候再开也不知道。”整治的这段时间内,摊贩和食客们心里颇有点“凉凉”。

在此期间,区政协委员们秉持着履职尽责的使命感,多次走进泗泾夜市,与商户们促膝长谈,倾听他们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诉求;与业主交流,了解物业方面的管理难题;和周边群众面对面沟通,收集他们对夜市环境、秩序等方面的意见。

在一系列调研活动中,委员们累计进行了70余次民意调查,广泛征集到诸如保留夜市形态、加强物业管理、改善环境卫生等各类意见建议15条。

“大家最关心的是‘泗泾夜市’会不会再开,还是以后就没了?”钱军告诉记者,“我其实心里很清楚,一定会再开,答案就在提案办理单位的回复中——有存在就有它的道理,有存在就有它的需求。我们要让没来过泗泾的人想来,让来过泗泾的人再来。”

“摒弃‘一刀切’式的盲目关停做法。” 泗泾镇主要领导提出,采纳委员建议,秉持“尊重市场自发行为、留住大众消费空间”的工作理念,力争创造更舒适、更便民、更具烟火气的百姓消费体验。同时,正面引导泗泾夜市以众多“微就业”支撑“大民生”,为就业困难群体增收提供坚实支撑。

政府官员的态度让委员们更有底气了。“泗泾夜市不属于政府统一规范区域,商户从事摊位外摆属于跨门营业。”何煦委员建议严格对照《上海市夜间经济空间布局和发展行动指引(2022-2025)》《关于进一步规范新时期设摊经营活动的指导意见》等相关要求,主动探索制度引领。

“我们采纳。”职能部门编制了《泗泾夜市专项工作整治方案》《关于进一步规范泗泾夜市管理的主要举措》,形成了覆盖城管、公安、市场监管等11个职能部门“权责明确、多元共治”的长效治理模式,泗泾夜市也成为全市首家发放外摆摊位公示卡的商圈。

曲传军委员的本职是松江区公安分局副局长,他发挥自身岗位优势,现场指挥:根据夜市经营时段,在高峰时段增加民警、交警、辅警、安保队员等驻守力量,加大对夜市及其周边区域的巡逻频次与密度,采用车巡与徒步执法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对各类治安问题做到快速响应与处置。

他告诉记者:“我们在夜市周边主要路段设置交通引导标识,合理规划停车区域,规范车辆停放秩序,避免因车辆乱停乱放导致交通拥堵。引入科技手段,创新监管方式。在夜市及周边区域增设视频监控设备,利用AI人脸识别系统、热力图等技术,实时监测现场治安状况与人员流动情况,为指挥调度提供精准的技术支撑。”

李鸿渊委员建议发挥党建引领社会治理优势,成立“三湘街区治理联盟”。该联盟整合了城运中心、环卫公司、居民区等14家成员单位,成为凝聚智慧、共商合作的重要平台。与此同时,协商在商户和摊贩们中渐成雏形,“你的事、我的事变成我们家的事!”钱包鼓起来的商户们心往一处想,在党支部的引领下成立商户自律联盟。

自律联盟有政协式的“交锋”——“假如时间上、空间上允许,是否能适当地给民众提供一些便利,比如加几把椅子?”“但是不要搞得像饭店、食堂一样,弄成一排一排固定座位,那也没意思。”“站着吃、坐着吃、蹲着吃,都是人间烟火气。”也有政协式的“交融”——商户们在几番协商后形成共识,自筹资金美化楼梯护栏,为商圈二楼引流。记者注意到,护栏的颜色并非清一色黑灰白,五颜六色的呈现颇有些“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意思。

前不久,一场名为“进一步提升泗泾夜市治理能级,推动泗泾夜市从‘网红’到‘长红’”的专题协商会在区政协召开。“既紧扣繁荣夜间经济、助力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又紧盯市民游客对特色消费场景的不断期盼。”区政协副主席郁瑞芬号召委员们继续深化对泗泾夜市的研究分析,凝聚多方合力,锚定长远发展,积极助推泗泾夜市成为上海夜市经济的新标杆。

从意外生长到常态治理、从硬性监管到柔性治理、从野生外摆到品牌诞生,从粗放协同到组织自律,从松江网红到沪上长红……泗泾夜市似乎是做对了很多。(潘良蕾 记者 顾意亮)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京ICP备08100501号

网站主办:足彩app哪个是正规的办公厅

技术支持: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