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彩app哪个是正规的

图片

首页>地方政协

聚焦·科技创新(二)丨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强大科创动能

2025-05-14来源:人民政协报
A- A+

上海市政协持续关注——“大科学装置”助力科创高地建设

4月29日,足彩app哪个是正规的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强调,“上海承担着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历史使命,要抢抓机遇,以服务国家战略为牵引,不断增强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和高端产业引领功能,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科技创新是上海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也是赢得未来发展的关键。十四届上海市政协在持续助力上海科技创新高地建设过程中锚定“大科学装置”。

大科学装置是指通过较大规模投入和工程建设来完成,建成后通过长期的稳定运行和持续的科学技术活动,实现重要科学技术目标的大型设施。

市政协将“发挥好重大科学装置作用,强化对原始创新和核心技术攻关的支撑能力”作为重点课题,座谈了全部在沪重大科学装置负责人,走访了全部与装置建设管理相关的主管单位和职能部门,发放了面向光源、蛋白质设施全部用户调查问卷,全面了解在沪大科学装置的运行情况。

委员们深入现场考察上海光源、蛋白质设施等大装置运行,深入一线访谈使用者和运营人员,深入了解百济神州、联影医疗、中石化上海石化研究院等装置代表性用户,从建设、管理、使用多个角度入手,深入剖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针对发现的关键问题,课题组边调研边总结,邀请在沪重大科学装置、集成电路行业协会、集成电路行业代表性企业相关负责人走进市政协面对面交流,并听取意见建议,探寻供需契合点,共同构建创新生态系统,进一步发挥好重大科学装置对于原始创新与核心技术攻关的支撑能力。

“如何更好发挥大科学装置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功能优势?”“如何有效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在沪重大科学装置相关负责人、生物医药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8家生物医药企业代表和委员们面对面座谈交流,深究问题背后的原因,进一步探究建好用好大科学装置的可行性路径。

之后的市政协十四届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围绕“以更加开放的思维和举措参与国际科技合作,建好用好重大科学装置,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协商议政。9位委员分别围绕加强分类管理和精准施策、深化社会多元化参与、加快大科学装置协同发展、推动前沿基础科学研究等提出对策建议。3位常委就大科学装置赋能产业创新、提升国际化服务水平等作即席发言。

碍于时间所限,常委会会议“盛不下”的委员思考,还形成了多篇书面发言。最终,现场发言和书面发言一并形成向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报送的材料:要优化完善大科学装置与国家实验室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对接,实现强强联合;要提升大科学装置对企业用户的开放服务水平,构建开放合作共享的创新生态系统;为大科学装置进行企业开放服务提供政策保障和支持……作为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四梁八柱”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沪大科学装置作为国之利器亟须做强功能、加大赋能。(记者 顾意亮)

 

江西省政协委员建言——让“科创之花”多结产业硕果

2023年,召开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协商“加快推动铜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发挥链主企业引领带动作用”等16条建议,助力打造铜基新材料先进制造业集群;2024年,围绕“进一步提升科创平台建设质效”开展专题协商,助力加快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2025年,“进一步推动我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议题列入年度协商计划……近年来,江西省政协紧扣中心促发展,深调研、出良策、广聚力,助力江西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积极部署未来产业,努力构建体现江西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产业是发展的重要载体,科技创新必须与产业发展、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同向发力、协同联动、互促提高。

有色金属是江西现有2个万亿产业之一。4月26日,江西第二个省实验室——赣南实验室正式启动,研究方向为先进金属材料与关键矿产开发,产生一批引领性的重大科技成果和创新产品,助推有色金属、钢铁等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促进科技部门与产业部门精准对接、高效协同,以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的大通道。”李振专委员建议,坚持对外积极争创国家级创新平台、对内持续优化省级科技创新平台布局,以省实验室为引领,构建基础研究类平台和技术创新类平台“双轮驱动”的省级创新平台体系。

科技创新是“源头活水”,主要解决“从无到有”的问题,为产业升级提供全新工具,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以重大计划工程推动基础研究和技术攻关双轮驱动,加强‘从0到1到10’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让有组织的科研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供得上、用得好、有影响。”陈炜蓉委员建议,逐步建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需求项目库,全链条、一体化设计部署重大科技项目,实现由“点状创新”向“链式创新”的转变,加快产出一批标志性创新成果和战略性产品。

产业创新是“转化桥梁”,破解“从有到用”的难题,通过技术产业化形成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载体。

“从‘0到1’的科技突破、‘1到100’的成果应用、‘100到N’的产业化发展,整个过程都需要耐心资本的支持。”桂荷发常委建议,大力发展具有耐心资本特征的各类股权投资,以投资家带动科学家和企业家的合作,对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市场化天使投资和风险投资给予奖励或者风险补偿。

“科技成果转化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环节。”严青松委员以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的建设为例,建议探索形成长效稳定的促进服务体系运转的路径和激励机制,提升各类科技成果转化主体积极性,布局培育一批具有高水平服务能力的概念验证中心与中试平台,畅通江西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链条,助力江西产业向绿、向新、向智、向未来。(记者 王磊)

 

福建省政协助力——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一根‘管’新增产值20多亿元!”

“一个马桶盖也能玩出‘新花样’!”

……

立夏前夕,福建省政协“关于构建全链条科技成果转化体系的提案”重点提案督办课题调研组走进泉州,感受到的是有“硬核”竞争力的“创新泉州”。

从完善“财政﹢金融”工具箱,到构建“1﹢3﹢N”支持创新政策体系,再到覆盖“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链条、在全省率先实行对高企研发投入分档给予奖补……泉州市正构建起全方位保障体系,致力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其间,调研组一行深入福建农林大学(安溪校区)、泉州海洋生物产业研究院、福建(泉州)先进制造技术研究院、泉州中科星桥空天技术有限公司等7家高校、科研机构和相关企业调研,召开座谈会详细了解相关工作开展情况,听取意见建议。

“在实际工作中,科技成果转化涉及科研评价、知识产权、市场需求、资金支持、服务体系、政策协同等多个环节,操作复杂、风险较高。”在与会的委员们看来,只有系统性地解决这些难点、堵点,才能真正释放创新潜能,推动科研成果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为此,委员们建议,要进一步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法律政策环境,研究制定具体、明确、可操作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配套政策细则,畅通科技到经济转化的制度通道,建立起“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应用类科技成果评价体系。同时,建设全方位高能级科技成果转化支撑平台,特别是引导行业领军企业、国家级孵化器等专业机构建设行业共性科技成果中试服务基地,提供中试技术服务,强化科技成果产业化、引导产业链上下游资源融通;构建高效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组建由科研机构、大学和社会力量等共同参与的体系化、任务型创新联合体,推进科技扶持资金“拨改投”,探索“拨投结合”方式支持硬科技成果转化。

据悉,当前该提案办理已初具成效,全省行业技术开发基地完成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555项,推广和转让技术成果563项;积极对接企业需求,建设“福建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发布创新成果2905项。

省政协副主席黄如欣表示,要充分发扬敢为人先的精神,以高度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细化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全流程管理,构建更加紧密、高效的产学研协同机制,提升科研成果转化效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记者 王惠兵)

 

四川省政协助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按照全省产业新赛道的布局,我们将在助力信息系统密码及安全、新型储能产业发展等方面开展深入调研、协商,推进产业新赛道加快发展。”5月8日下午,在四川省内江市政协文史馆的院子里,省政协主席田向利与部分省政协委员围坐在一起,召开了一场热烈的“坝坝会”。在听取大家对“十五五”发展和政协履职的意见建议后,她鼓励大家,要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引领、夯实实体经济根基助力加劲,不断提高政协服务中心大局的贡献率。

今年,省政协将助力拼经济搞建设、抓改革促创新作为重中之重,通过深入开展“同心共建现代化四川”专项行动、“我为‘十五五’规划献一策”活动等实际行动落实全国两会精神和省委决策部署,为推动全省高质量发展凝聚人心、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领未来发展的新支柱、新赛道,如何紧扣四川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培育打造更多新模式新产业新业态,努力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成为许多委员关注的焦点。

“省委、省政府把实施人工智能置于六个重大科技专项之首,以超常举措着力打造全国人工智能‘第四极’,这让我们倍感振奋。”省政协委员任志宇告诉记者,今年省政协全会期间,他和其他科技界别委员一起,向大会提交了《加快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和产业高地建设》的提案,针对目前四川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还存在的瓶颈,委员们建议,充分利用四川清洁能源优势,加快建设超算中心、智算中心、市(州)算力节点,加强算力适配、算力共享、模型训练等算力运维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建立算力基础设施、平台、服务、评估评价等地方标准,形成“算存运”一体化的算力基础设施标准体系。为更好集聚高端人才,委员们还建议,把已开设人工智能专业的27所高校打造成为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基地,并支持企校院所共建研发转化机构。委员们的真知灼见引起了各方的高度重视,目前正在加快办理中。

核医疗产业也是省委、省政府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重点培育的新赛道之一,其目标是打造世界级核医疗产业发展高地。

4月中旬,部分省政协委员、省直有关部门同志走进绵阳市,就“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开展专题调研。在中国(绵阳)科技城核医疗健康产业园,委员们看到了绵阳核医疗产业蓬勃发展的强劲势头—目前,该产业园已引入中广核技质子治疗装备制造基地、国通(绵阳)新药放射性药物研发生产基地、中玖闪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等15家企业、8家科研平台,签约项目28个,总投资223亿元,预计2025年该园区产值规模将突破30亿元。

交流中,委员们纷纷表示,将继续聚焦光子技术、空天信息等未来产业,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资政,为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汇聚强大合力。(记者 韩冬)

 

合肥市政协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科创沃土引凤来

清晨8点的合肥高新区量子大道上,年轻的科研工作者们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不远处,科大讯飞的人工智能研发生产基地内,海归博士正在带领团队攻关新型语音识别技术。

这些充满朝气的面孔,正是合肥近年来以“创新磁场”引才留才的生动写照。合肥,这座GDP与人口的“双万之城”,正以科技创新为引擎,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在此过程中,合肥市政协积极发挥优势,助力让科技创新成果更好地落地生根、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打造科创之城提供重要支撑。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近年来,合肥市精心策划“合肥千企万岗请您来”系列活动,走遍了北京、上海等20多座城市,奔赴北大、清华、复旦等50多所知名高校,积极开展合肥城市推介和人才政策宣传。

2024年春季,合肥市政协主要负责同志率队走进天津、北京高校,搭建相关平台、以丰富案例和大量数据,从多个领域全方位推介合肥,并向青年学子发出邀约:合肥交通区位优越、科创资源丰富、产业发展迅猛、生态宜居宜业,热忱期盼大家选择合肥、创业合肥、奋斗合肥,在这座城市共享机遇、共筑梦想、共赢未来。

数据显示,2024年,合肥新招引博士后研究人员超1100人,新增高层次人才超7000人,超35万名大学生选择这片热土作为职业起点,近三年共有超过100万名大学生选择在合肥就业创业。这些优秀的人才资源,正在转化为合肥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基石。

栽好梧桐树,自有凤凰来。当前,合肥正以“创新平台”打造人才“强磁场”,聚焦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国家实验室、深空探测实验室等重大创新平台,合肥市政协通过组织专题调研、协商座谈等活动,为平台建设出谋划策。

关于完善人才创业帮扶政策的提案、关于设立高科技人才运营平台的提案、关于把人才“请进来”更要“留下来”的提案……一件件凝聚智慧的政协提案,在合肥的创新热土上落地生根,让各类人才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

近年来,合肥与高校及科研机构合作共建54家新型研发机构,已孵化培育科创型企业1700余家,吸引海内外研发人才近6000人。

政协委员在这些项目中积极牵线搭桥,推动各项合作顺利开展,促进了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紧密结合。

2025年4月初,在合肥市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助推下,一场别开生面的人工智能人才对接会在高新区举行。参与的政协委员们充分发挥联系广泛优势,不仅邀请到150多家企业参与,还促成8位行业专家受聘为海外招才大使。委员们既当“红娘”促成人才与企业牵手,又当“参谋”收集意见建议。通过建立需求、能力、政策三张清单,实现人才与岗位的精准匹配,为合肥高新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合肥不仅要‘养人’,更要让人才能‘造梦’。”合肥市政协主席韩冰道出了这座城市的人才发展理念。而政协的智慧和力量,正在助推合肥构建更加完善的人才生态,让更多创新人才与城市发展实现双向奔赴。(金媚婕)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京ICP备08100501号

网站主办:足彩app哪个是正规的办公厅

技术支持:央视网